(一)依法執業
1、嚴格執行醫療衛生管理法律、法規、規章
醫院制定國家有關法律、法規和規章的實施方案和措施,落實掌握情況醫院有貫徹落實《醫療機構管理條例》、《醫療事故處理條例》、《執業醫師法》、《護士條例》、《醫療廢物管理條例》、《藥品管理法》、《處方管理辦法》、《醫療技術臨床應用管理辦法》、《突發公共衛生事件應急條例》、《全國自然災害衛生應急預案》等。
2、醫院有完整臨床診療護理規范
認真執行衛生部《臨床技術操作規范》,臨床診療護理規范齊全。
3、醫院制定衛生法律、法規、規章等相關內容的知識培訓計劃、資料、記錄。
年度內至少舉辦一次全員性衛生法律、法規、規章等相關內容的知識培訓,培訓率≥95%。對新頒布政策法規宣傳及時,部署到位
抽查相關部門的培訓資料和記錄
4、準備《醫療機構執業許可證》、《大型醫用設備許可證》、《醫用放射診療許可證》、醫院消毒供應中心驗收(或校驗)合格文件等。
5、收集科室醫護人員值班(排班)表,核準執業資質和注冊證。
6、出具影像、病理、超聲、心電圖等診斷性報告的,隨機抽取20份病歷,查輔助檢查科室(醫學影像、心電圖、B超、病理等)簽署報告人員的資質(簽字)。
7、醫師外出會診管理相關制度和規定,落實醫師外出會診派出(或邀請)審批登記制度,規范填寫醫師外出會診文書,加強會診檔案管理。
建立登記本、會診檔案管理
8、醫師外出會診信息反饋和備案制度
醫院邀請外院醫師會診和派出醫師會診登記記錄、審批和管理以及相關資料。
建立登記本、會診檔案管理
9、醫院規章制度、人員崗位職責
10、醫療質量、醫療安全定期評價制度、工作計劃。查閱資料及職代會會議記錄。
11、院領導定期專題研究醫療質量和醫療安全工作會議每月不少于一次。要求內容全面、主題明確、有部署、有措施、重落實、有記錄。
12、院長行政查房制度,每月不少于一次,應涵蓋醫療護理質量、醫療安全、優質服務、